從行業走勢數據上看,在過去幾年的時間里,中央空調行業已經見證了太多的不確定性,也經歷了很多市場變化,這種變化似乎不僅不會停止,反而變得愈加強烈??傊?,2022年1季度中央空調行業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 疫情多重沖擊,行業短期陣痛
在全年四季度的銷售規模中,一季度占比最小。分月度看,1月份行業市場平穩修復,工程、家裝市場有序推進。2月份受春節假期影響,行業線下推廣活動減少,消費者需求減弱。春節過后,疫情多點散發,深圳、長春、南昌、徐州、哈爾濱、昆明、天津、青島、西安、上海等47城進一步升級疫情防控舉措,給節后人員返崗,企業復工復產,線下活動開展以及項目施工推進增加了較大阻力。3月份,疫情防疫政策持續收緊,尤其華東及華南部分地區受疫情拖累,加上各地物流流通速度放緩,工程、家裝市場受到明顯影響,傳統的3月行業“小陽春”未能如期而至,市場承壓加劇。
2 樓市全面萎縮,消費需求疲軟
目前,中央空調行業尚屬于房地產鏈路的后端消費產業,市場景氣度跟房地產行業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上游的房地產情況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行業的市場榮衰。1季度新房入市量減少,二手房交易量也有所降低,原材料及用工漲價,新冠疫情偶發,居民消費動力不足等因素給行業帶來更加嚴峻的挑戰。此外,2022年1季度精裝地產工程呈暫緩狀態,新開盤數量明顯減少,中央空調配套項目數量也有所下滑。3 原材料價格飆升,企業集體提價
繼2021年大宗原材料在一片“漲”聲中開年之后,2022年,原材料再次迎來“漲價潮”。這種漲價的累積效應在中央空調行業進一步發酵,從而刺激了上游企業生產,中、下游企業明顯承壓。原材料價格上漲給中央空調制造企業帶來明顯的成本壓力,不少企業甚至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因此,1季度以來,多家中央空調制造企業宣布對旗下的產品進行漲價,漲價幅度各不相同。除了主機設備價格上漲外,輔材、安裝、人工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進一步增加了經銷商的經營成本。4 醫療領域領跑,兩極分化初顯
醫療領域在1季度實現較快發展,整體增長形勢優于行業大盤。從國家公布的數據上看,1季度,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增長24.9%,折射至市場層面,各省市進一步加強醫療衛生體系建設,除了針對既有的醫院進行空調更新改造和維護外,各地建設的方艙醫院項目也在加速推進。因此,1季度醫療領域對空調的需求增加也成為本季度醫療領域空調額增加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新能源、鋰電池、半導體、光伏等行業受到疫情的短期沖擊,項目市場增速放緩,不過在國家強力推動下,工業、數據中心產業項目依然穩固推進。5 備貨意愿趨增,渠道庫存增加
旺季來臨前,渠道商積極備貨成為一種常態。隨著旺季備貨高峰期的來臨,1季度,經銷商群體的備貨意愿變得強烈,主要因廠家提前發布漲價通知,不少經銷商提前囤貨對沖漲價風險。另一方面,疫情對物流的管控趨嚴,市場供貨周期延長,產品傳遞至渠道層面的時間同樣被拉長,經銷商唯恐市場缺貨風險的增加,從而進一步提高了產品庫存量。家裝零售市場分析
2022年1季度,家裝零售市場規模增速不及去年同期。春節期間受疫情和行業信心不足影響,家裝零售市場整體的供求和成交均沒有明顯提升的跡象。據統計,2022年1季度,中央空調家裝零售市場同比增幅13.86%,增速遠低于去年同期。
雖然近期政策面有緩和、好轉的趨勢,但當前行業整體下行壓力依然較大,成交或將繼續下行,二季度市場能否回暖尚有待觀望。
圖/2020年—2022年1季度中央空調零售市場占有率對比
圖/2020年—2022年1季度中央空調零售市場增長率對比
從市場方面看,家裝零售市場的發展走勢與房地產市場基調基本保持一致。自2021年9月份房地產調控力度加大,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零售市場快速上揚的態勢。這種趨勢一直延續至今。1季度,房地產多個銷售數據指標均有下滑,加上大宗原材料價格上漲,終端消費者裝修成本提高,消費者裝修意愿降低,進而影響零售銷量。此外,2022年3月,天氣回暖,傳統家裝旺季來臨,但3月全國多地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反彈,終端門店的獲客率和成交量迅速減少,加上消費者對產品價格更為敏感,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打斷了中央空調消費需求在旺季快速釋放的節奏,零售上漲不及預期。
產品方面,家裝零售三大產品類型的增幅與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明顯回落。多聯機在家裝零售三大產品類型中依然占到較高的份額,隨著多聯機產品價格的不斷下探,這一比重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仍在提升。兩聯供產品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產品利潤減少,加上疫情疊加,高端客戶裝修群體減少造成兩聯供產品高增長趨勢難以為繼。不過,兩聯供產品滿足用戶的冷熱需求,市場空間仍然較大,后續發展仍然可期。
品牌方面,行業的馬太效應不斷凸顯,TOP品牌集中度不斷提升。國產系品牌在零售市場積極布局,行業競爭更加激烈。市場的競爭促使企業通過開發各種各樣的銷售渠道來獲得市場份額,以追求覆蓋更多的消費者。日韓系品牌仍在家裝領域有著較高的市場占比,大金、日立、東芝等品牌憑借長久以來積累的市場知名度以及品牌影響力,在家裝領域占據著較為穩固的份額。三菱重工海爾、三菱重工空調、三星、LG、富士通將軍、松下等通過組合式營銷方式,強化市場推廣,成效較為顯著。國產品牌中,美的、格力、海爾依托強大的渠道優勢以及品牌拉力,線上線下活動并舉,占有率保持穩定。另外,奧克斯線上發力明顯。積微GCHV、海信、天加、TCL智能暖通等品牌也紛紛加大對零售市場的投入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歐美系品牌陣營中,江森自控約克、麥克維爾、特靈、開利等在戶式水機方面占有率保持穩定。
區域方面,華東地區依然是家裝零售市場主要的出貨區域,雖然各品牌均把經濟發達的華東地區作為其公司家裝零售的重鎮來進行投入,但由于基數較大,華東地區家裝零售市場的增長率并不是全國最大,尤其是華東在3月份疫情多點發生的情況下,對零售市場的增長造成一定的拖累。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區如華中、西南和西北等地的家裝零售市場由于基數較小,隨著各品牌對市場的精耕細作,在整體市場上的占比對比上年有了一定的提升,而東北地區因疫情因素加上氣候差異,零售占比收縮明顯。工程市場分析
相比于零售市場,2022年1季度中央空調行業工程市場受疫情的影響相對較弱。據統計,1季度中央空調工程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2.38%,雖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有所下降,新增項目數量也有所收縮,但是市場依然有值得關注的地方。
圖/2020年—2022年1季度中央空調工程市場占有率對比
圖/2020年—2022年1季度中央空調工程市場增長率對比
首先,部分去年遺留項目在今年一季度開始施工,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沖了新增項目數量減少的困境。第二,整個項目市場的施工進度受到疫情的影響較小,仍處于持續建設中。第三,各省市加強疫情防護措施,完善醫療衛生體系,新增改建醫療機構,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工程項目的發展。特別是一季度,由于部分地區暴發疫情,全國各地方艙醫院建設對空調需求量加大,以及20個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項目的全面鋪開,對中央空調和清潔取暖設備的采購需求也持續增加。
但是,在項目市場的進程中,中央空調行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滯后性。盡管一季度全國各省市陸續公布基建投資計劃,并加快開工進度,但是這對一季度中央空調工程市場的影響偏弱。此外,房地產市場表現也較為疲軟,精裝配套項目有明顯回落態勢,整個地產項目市場表現并不樂觀。與之相似,中小型商業項目在疫情的影響下,新增項目也明顯偏少,酒店、餐飲、KTV等項目進度更是難以推進。
以往表現相對亮眼的電子廠房、汽車、新能源、半導體等細分領域在原材料成本上揚的背景下,行業投資意愿降低,市場需求明顯下降。不過,醫療、教育、數據中心、藥廠等領域的項目形勢較好。特別是國家東數西算的提出,給數據中心產業發展描繪了未來藍圖,此舉雖未能給一季度項目市場業績的提升帶來直接影響,但是卻給廠商帶來了更多的信心。